小国学网>新华字典>帙的字典解释
zhì

帙  部  首
部外笔画
5
帙总笔画
8
帙  结  构
左右结构
帙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帙统一码
U+5E19
帙五笔86
MHRW
帙五笔98
MHTG
帙  仓  颉
LBHQO
四角号码
45280
汉字编号
3925

帙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hì  ㄓˋ

帙字笔顺

竖折竖撇横横撇捺 帙的笔顺

基本含义

zhì   ㄓˋ ◎ 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 整理书籍:“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 ◎ 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袟、袠 zhì  〈名〉 (1) (形声。从巾,失声。本义:包书套子,用布帛制成) (2) 同本义 [cloth slip-case for a book] 帙,书衣也。——《说文》。今人谓之函。 合为三帙,三十卷。——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3) 又如:帙帷(包书的布套) (4) 书;书的卷册、卷次 [book;volume] 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宋· 叶适《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 诗赋篇帙繁多,不入《诗经》,而自为—略。——清· 章学诚《校雠通义·补校“汉艺文志”》 (5) 又如:道帙(道家的书);一帙(一册书;一套书)词性变化 zhì  〈动〉 整理书籍 [rearrange the books] 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杜甫《晚晴》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hì][《廣韻》直一切,入質,澄。](1)古代竹帛书籍的套子。多以布帛制成。后世亦指线装书之函套。(2)指画卷外面包着的套子。(3)卷册,函册。(4)编次,整理。(5)量词。多用于装套的线装书。(6)通“秩”。十年为一帙。

音韵参考

[广 韵]:直一切,入5質,zhí,臻開三入眞B澄[平水韵]:入声四质[唐 音]:djhit[国 语]:zhì[粤 语]:dit6[闽南语]:tiat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巾字部】 帙;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30第0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質切,音秩。【說文】書衣也。【廣韻】書帙。【梁昭明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又【玉篇】小囊也。 又【韻會】次序也,書卷編次。 又姓。【韻會】出纂文。 【說文】或作袠。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帙字字源字形小篆 帙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帙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帙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帙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帙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帙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帙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帙字组词

八帙  斑竹帙  贝帙  编帙  部帙  残帙  梵帙  负帙  挂帙  荷帙  积帙  简帙  锦帙  锦篇绣帙  经帙  旧帙  钜帙  巨帙  卷帙浩繁  卷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