獘
獘 部 首
犬
部外笔画
11
獘总笔画
15
獘 结 构
上下结构
獘造字法
繁体字
獘
獘统一码
U+7358
獘五笔86
UMID
獘五笔98
ITDU
獘 仓 颉
FKIK
四角号码
98804
汉字编号
獘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ì ㄅㄧˋ
獘字笔顺
捺撇竖折竖撇捺撇横撇捺横撇捺捺 獘的笔顺
基本含义
● 獘 bì ㄅㄧˋ ◎ 古同“毙”。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ì][《廣韻》毗祭切,去祭,並。](1)死亡;灭亡。(2)通“弊”。疲惫;困顿。(3)通“弊”。指使疲困,使衰败。(4)通“弊”。残破,破旧。(5)通“弊”。害处;弊病。(6)通“幣”。缯帛。参见“獘梗”。
音韵参考
[广 韵]:毗祭切,去13祭,bì,蟹開三去祭A並[粤 语]:ba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下】【犬字部】 獘;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718第09【唐韻】【集韻】𠀤毗祭切,音幣。【說文】頓仆也。从犬,敝聲。引春秋傳:與犬,犬獘。○按今《左傳·僖四年》本作斃。【爾雅·釋木】木自獘柛。【註】獘,踣也。 又【廣韻】困也,惡也。 又【集韻】蒲結切,音蹩。仆也。或作斃。 又便滅切,音嫳。義同。【說文】或从死,作斃。考證:〔【爾雅·釋木】木自獘神。〕 謹照原文神改柛。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