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袢的字典解释
fán,pàn

袢  部  首
部外笔画
5
袢总笔画
10
袢  结  构
左右结构
袢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袢统一码
U+88A2
袢五笔86
PUUF
袢五笔98
PUUG
袢  仓  颉
LFQ
四角号码
39250
汉字编号
4673

袢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fán,pàn  ㄈㄢˊ,ㄆㄢˋ

袢字笔顺

捺折竖撇捺捺撇横横竖 袢的笔顺

基本含义

pàn  ㄆㄢˋ ◎ 〔袷(qiā)袢〕见“袷3”。 ◎ 同“襻”。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án 〈名〉 夏天穿的白色内衣 [white underwear in summer] 袢,无色也。从衣,半声。——《说文》。朱骏声曰:“袢当为里衣之称。里衣素无色,当暑用絺袢,即绉絺也。” 蒙彼縐絺,是绁袢也。——《诗·鄘风·君子偕老》词性变化 fán 〈形〉 溽热 [hot and suffocating]。如:袢暑(袢热。炎热暑天);袢燠(袢溽。闷热溽暑)基本词义 pàn  〈名〉 (1) 袷袢 [Uighur or Tajik robe buttoning down the front] 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如:袢袄(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 (2) 同“襻”[a loop for fastening a button] (3) 另见 fán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fán][《廣韻》附袁切,平元,奉。](1)夏天穿的白色内衣。(2)气候闷热潮湿。[②][pàn](1)即袷袢。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2)同“襻”。

音韵参考

[广 韵]:附袁切,上平22元,fán,山合三平元並[平水韵]:上平十三元[粤 语]:paa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下】【衣字部】 袢;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114第34【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𠀤音煩。【玉篇】衣無色也。 又【類篇】袢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袢也。【傳】是當暑袢延之服也。 又【集韻】普半切,音泮。【類篇】袢迅,盛服貌。考證:〔【類篇】絆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絆也。〕 謹照原文兩絆字𠀤改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袢字字源字形小篆 袢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袢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袢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袢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袢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袢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袢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袢字组词

袷袢  袢燠  袢延  袢暑  袢溽  袢热  袢袄  嚣袢  靴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