岨
岨 部 首
山
部外笔画
5
岨总笔画
8
岨 结 构
左右结构
岨造字法
繁体字
岨
岨统一码
U+5CA8
岨五笔86
MEGG
岨五笔98
MEGG
岨 仓 颉
UBM
四角号码
27712
汉字编号
6713
岨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ū ㄐㄩ
岨字笔顺
竖折竖竖折横横横 岨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岨 jū ㄐㄩˉ ◎ 古同“砠”:“陟彼岨矣。”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qū][《廣韻》七余切,平魚,清。]同“砠1”。戴土的石山。[②][zǔ][《集韻》壯所切,上語,崇。]同“阻1”。(1)险要。(2)倚,据。[③][jǔ][《集韻》狀所切,上語,崇。]见“岨3峿”。
音韵参考
[广 韵]:七余切,上平9魚,qū,遇開三平魚清[平水韵]:上平六鱼[国 语]:jū,jǔ[粤 语]:zeoi1zeoi2zo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岨;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09第18【廣韻】七余切【集韻】千餘切,𠀤同砠。【說文】石戴土也。【詩·周南】陟彼岨矣。今作砠。【朱傳】石山戴土曰砠。【正字通】岨作砠,義通。 又【五音集韻】壯所切,音阻。岨峿,山形。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