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驂的字典解释
cān

驂  部  首
部外笔画
11
驂总笔画
21
驂  结  构
左右结构
驂造字法
繁体字
驂统一码
U+9A42
驂五笔86
CCCE
驂五笔98
COCE
驂  仓  颉
SFIIH
四角号码
73322
汉字编号

驂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cān  ㄘㄢ

驂字笔顺

横竖横横竖折捺捺捺捺折捺折捺折捺撇捺撇撇撇 驂的笔顺

基本含义

cān   ㄘㄢˉ ◎ 见“骖”。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cān][《廣韻》倉含切,平覃,清。]“骖1”的繁体字。(1)同驾一车的三匹马。(2)驾车时位于两边的马。(3)乘;驾驭。(4)泛指马或马车。(5)见“驂驂”。(6)通“參”。陪。参见“驂乘”。

音韵参考

[上古音]:侵部清母,ts?m[广 韵]:倉含切,下平22覃,cān,咸開一平覃清[平水韵]:下平十三覃[粤 语]:ca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馬字部】 驂;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444第21【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倉含切,音參。【玉篇】驂馬。【說文】駕三馬也。又車中兩馬曰服,兩馬驂其外小退曰驂。【詩·秦風】騧驪是驂。【儀禮·覲禮】使者降以左驂出。【註】騑馬曰驂。又驂乗。【左傳·文十八年】齊懿公納閻職之妻,而使職驂乗。【史記·漢文帝紀】代王令宋昌驂乗。【註】乗車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處車右,以備傾側,取三人爲名義也。 又【爾雅·釋宮】七達謂之劇驂。【註】三道交復有一岐出者,今北海劇縣有此道。 又【集韻】七紺切,音慘。騑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驂字字源字形小篆 驂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驂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驂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驂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驂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驂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驂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驂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