葍
葍 部 首
艹
部外笔画
9
葍总笔画
12
葍 结 构
上下结构
葍造字法
繁体字
葍
葍统一码
U+844D
葍五笔86
AGKL
葍五笔98
AGKL
葍 仓 颉
TMRW
四角号码
44606
汉字编号
葍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fú ㄈㄨˊ
葍字笔顺
横竖竖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 葍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葍 fú ㄈㄨˊ ◎ 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花叶似蕹菜而小,对农作物有害。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葍 fú 〈名〉 草名。一种多年生的蔓草。又名“小旋花”、“面根藤儿” [a kind of a grass]。田野间到处都有,地下茎可蒸食,有甘味 言采迫葍。——《诗·小雅·我行其野》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fú][《廣韻》方六切,入屋,非。]草名。
音韵参考
[上古音]:职部帮母,piu?k[广 韵]:方六切,入1屋,fu,通開三入東幫[平水韵]:入声一屋[粤 语]:fuk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葍;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44第11【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說文】䔰也。【詩·小雅】言采其葍。【傳】葍,惡菜也。【爾雅·釋草】葍,䔰。【註】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啖。 又【爾雅·釋草】葍,藑茅。【註】葍花有赤者爲藑。 又【博雅】烏麮,葍也。 又【唐韻古音】方墨切,引《詩》叶求爾新特韻。 又去聲,音富。 又【集韻】或作𦽌、蕧。考證:〔【爾雅·釋草】葍,葍䔰。【註】大葉白華。〕 謹照原文葍葍去下葍字。〔【博雅】烏𪌥葍也。〕 謹照原文𪌥改麮。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葍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