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豳的字典解释
bīn

豳  部  首
部外笔画
10
豳总笔画
17
豳  结  构
半包围结构
豳造字法
会意
繁体字
豳统一码
U+8C73
豳五笔86
EEMK
豳五笔98
MGEE
豳  仓  颉
UMOO
四角号码
22770
汉字编号
6222

豳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īn  ㄅㄧㄣ

豳字笔顺

横撇折撇撇撇捺竖横撇折撇撇撇捺折竖 豳的笔顺

基本含义

bīn   ㄅㄧㄣˉ ◎ 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īn 〈名〉 同“邠”。古都邑名 [Bin city]。在今陕西郴县。如:豳州(州名。西魏时设置,隋废,唐仍为州,开元间改称邠州。即现陕西省邠县);豳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有诗七篇,其中多描写农家生活,辛勤力作的情景,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īn][《廣韻》府巾切,平真,幫。](1)古国名。周的祖先公刘所立,其地在今陕西省彬县以东旬邑县境。(2)指豳地的诗歌或乐曲。[②][bān][《集韻》逋閑切,平山,幫。]通“斑1”。斑纹;杂色花纹。

音韵参考

[广 韵]:府巾切,上平17眞,bīn,臻開三平眞B幫[平水韵]:上平十一真[粤 语]:ban1[闽南语]:pi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豕字部】 豳;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198第17【唐韻】補巾切【廣韻】府巾切【集韻】【韻會】悲巾切【正韻】𤰞民切,𠀤音彬。【說文】周太王國,在右扶風美陽。本作邠,从邑分聲。亦作豳,美陽亭卽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詩·大雅】篤公劉,于豳斯館。【詩譜】豳者,后稷曾孫公劉自邰出徙戎狄之地,今屬扶風栒邑,在雍州岐山,北至太王避狄人處。岐陽,今鳳翔府扶風縣岐陽鎮,乃太王之都,文王治岐之地,漢爲美陽縣。而公劉所居,乃今邠州,屬陝西京兆府路,北魏置南豳州,西魏去南字爲豳州,唐明皇以字類幽,開元中攺爲邠。 又姓。出【姓苑】。 又【集韻】逋閑切。與斒同。斒,爛色不純也。 又通作㻞。【前漢·司馬相如傳】珉玉旁唐,玢豳文磷。【史記】作璸㻞。【註】㻞音班。文理貌。 又通作斑。【史記·司馬相如傳】被豳文。【註】著斑衣也。【前漢書】作斑。【師古曰】貙豹之皮也。省作豳。或作㟗。豳字原所从的豕字無右邊的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豳字字源字形小篆 豳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豳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豳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豳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豳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豳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豳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豳字组词

豳奏  豳籥  豳钥  豳雅  豳文  豳颂  豳什  豳诗  豳人  豳谷  豳公  豳歌  豳风图  豳风  玢豳  轮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