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梲的字典解释
zhuō

梲  部  首
部外笔画
7
梲总笔画
11
梲  结  构
左右结构
梲造字法
繁体字
梲统一码
U+68B2
梲五笔86
SWKQ
梲五笔98
SWKQ
梲  仓  颉
DCRU
四角号码
48912
汉字编号

梲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huō  ㄓㄨㄛ

梲字笔顺

横竖撇捺撇捺竖折横撇折 梲的笔顺

基本含义

zhuō   ㄓㄨㄛˉ ◎ 同“棁”。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huō][《廣韻》職悦切,入薛,章。]“梲1”的新字形。梁上短柱。[②][tuō][《廣韻》他括切,入末,透。][《廣韻》他骨切,入没,透。](1)棒,杖。(2)通“脱”。脱略;疏略。[③][ruì][《集韻》俞芮切,去祭,以。]通“鋭1”。锐利,与“钝”相对。

音韵参考

[广 韵]:職悅切,入17薛,zhuo,山合三入仙A章[平水韵]:入声六月·入声九屑[国 语]:zhuó[粤 语]:zyut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梲;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31第06【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𠀤音拙。【玉篇】同棳。梁上楹也。【爾雅·釋宮】杗廇謂之梁,其上楹謂之梲。【註】梲,侏儒柱也。梁上短柱。【禮·禮器】管仲山節藻梲,君子以爲濫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括切,音脫。【說文】大杖也。【淮南子·說山訓】執彈而招鳥,揮梲而呼狗。 又與脫通。【荀子·禮論】凡禮,始乎梲,成乎文,終乎悅。【史記】作始乎脫。 又【廣韻】他骨切,音突。又【類篇】【韻會】𠀤徒活切,音奪。又【唐韻】職芮切【集韻】【類篇】兪芮切【正韻】于芮切,𠀤音叡。義𠀤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梲字字源字形小篆 梲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梲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梲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梲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梲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梲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梲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梲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