皳
皳 部 首
皮
部外笔画
7
皳总笔画
12
皳 结 构
左右结构
皳造字法
繁体字
皳
皳统一码
U+76B3
皳五笔86
FIYC
皳五笔98
GIYB
皳 仓 颉
XIEDH
四角号码
44947
汉字编号
皳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qiú ㄑㄧㄡˊ
皳字笔顺
横竖捺横撇捺捺折撇竖折捺 皳的笔顺
基本含义
● 皳 qiú ㄑㄧㄡˊ ◎ 古同“毬”,古代的一种皮球,内用毛填充,杖击或足踢,古称“踘丸”、“皮丸”。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qiú][《廣韻》巨鳩切,平尤,羣。]亦作“皳1”。(1)古代泛称游戏用球类。最初以毛纠结而成,后以皮为之,中实以毛或充以气。(2)指杂技用球。(3)谓击球。(4)泛称球形物。(5)方言。詈词。原指男性生殖器。(6)通“裘”。参见“毬馬”。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皮字部】 皳;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91第18【集韻】巨鳩切。同毬。丸鞠也。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皳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