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蝱的字典解释
méng

蝱  部  首
部外笔画
9
蝱总笔画
15
蝱  结  构
上下结构
蝱造字法
繁体字
蝱统一码
U+8771
蝱五笔86
YNJJ
蝱五笔98
YNJJ
蝱  仓  颉
YVLII
四角号码
00136
汉字编号

蝱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méng  ㄇㄥˊ

蝱字笔顺

捺横折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 蝱的笔顺

基本含义

méng   ㄇㄥˊ ◎ 同“虻2”。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méng][《廣韻》武庚切,平庚,明。](1)昆虫名。种类很多,吮吸人、畜的血液。(2)草名。即贝母。

音韵参考

[上古音]:阳部明母,meang[广 韵]:武庚切,下平12庚,méng,梗開二平庚明[粤 语]:mong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蝱;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91第10【唐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盲。【說文】齧人蟲。【爾雅翼】大曰蝱,小曰䗽。【莊子·天下篇】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蝱之勞也。【前漢·中山靖王傳】明月曜夜,蚊蝱宵見。【淮南子·說山訓】蝱散積血。 又黃蝱。【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旁,有彼黃蝱。 又浦蝱。【本草】靑蚨,一名蒲蝱。 又鹿蝱。秋閒蝱大小集牛馬尾,尾至重不能掉,亦名牛蝱。 又木蝱,從木葉中出,綠色如小蟬。 又飛蝱,箭名。【揚子·方言】箭之三鐮,長尺六者,謂之飛蝱。【潘岳·閒居賦】激矢蝱飛。 又鳥名。【博物志】崇丘山有鳥,一足一翼,相得而飛,名曰蝱,見則吉良,乗之壽千歲。 又山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蝱山。 又與莔通,貝母也。【詩·衞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疏】其葉如括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 又【唐韻古音】武郞切,音邙。【焦氏·易林】去如奔蝱,害不能傷。 或作虻、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蝱字字源字形小篆 蝱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蝱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蝱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蝱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蝱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蝱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蝱字组词

飞蝱  鹿蝱  木蝱  蚊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