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木蝱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ng

木蝱

拼音mù méng

注音ㄇㄨˋ ㄇ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虫名。幼虫初出如白蛆,成虫形如蝇而较大,夏秋间群飞,吮牛马血。因寄生于木叶,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木蝱》﹝集解﹞引 苏恭 曰:“蝱有数种,并能噉血, 扬 浙 以南江岭间大有。木蝱,长大緑色,始如蜩蝉,咂牛马,或至颠仆。”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没有进取心,缺乏活力和朝气。

详细解释

  • 木蝱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木”指木头,表示呆板、不活泼的意思;“蝱”指蝉,表示没有鸣叫的意思。因此,木蝱形容人或事物缺乏进取心,缺乏活力和朝气。

使用场景

  • 1. 形容一个人没有上进心,不愿意努力学习或工作。2. 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故事起源

  • 木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蝉子和一只蜘蛛之间的对话。蝉子向蜘蛛自夸自己会鸣叫,而蜘蛛则嘲笑蝉子不懂得织网。最后,蝉子对蜘蛛说:“你会织网,但是你没有听过鸣叫的声音;而我会鸣叫,但是我没有织网的本领。我们都是木蝱。”这个故事通过蝉子和蜘蛛的对话,形象地描绘了木蝱这个成语所表达的含义。

成语结构

  • 主语+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个木蝱。2. 这个团队缺乏活力,已经变成了一个木蝱集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中的两个字形象化,比如将“木”想象成一块呆板的木头,将“蝱”想象成一只不会鸣叫的蝉子,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学习其他形容人或事物缺乏活力和进取心的成语,比如“无精打采”、“一蹶不振”等。2. 学习有关蝉子和蜘蛛的生活习性和寓言故事,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昆虫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不想学习,真是个木蝱。2. 初中生:这个班级缺乏活力,已经变成了一个木蝱集体。3. 高中生:他从小就没有进取心,一直都是一个木蝱。4. 大学生:这个社团的成员都很懒散,真是一群木蝱。

拆字解意

木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