誖
誖 部 首
言
部外笔画
7
誖总笔画
14
誖 结 构
左右结构
誖造字法
繁体字
誖
誖统一码
U+8A96
誖五笔86
YFPB
誖五笔98
YFPB
誖 仓 颉
YRJBD
四角号码
04647
汉字编号
誖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bèi ㄅㄟˋ
誖字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横竖捺折折竖横 誖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誖 bèi ㄅㄟˋ ◎ 古同“悖”。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bèi][《廣韻》蒲昧切,去隊,並。][《廣韻》補妹切,去隊,幫。][《廣韻》蒲没切,入没,並。](1)违背;乖谬。(2)谬误。(3)昏惑;糊涂。
音韵参考
[广 韵]:蒲昧切,去18隊,bèi,蟹合一去灰並[平水韵]:去声十一队·入声六月[粤 语]:bu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誖;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162第06〔古文〕𢨋【唐韻】【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𠀤音勃。【說文】亂也。【唐韻】言亂。【史記·三王世家】儒者稱其術,或誖其心。【前漢·禮樂志】四達而不誖。【唐書·廬江郡王傳】李瑗誖亂諸君,皆爲詿誤。 又惑也。【前漢·司馬遷傳】愍學者不達其意而師誖。【師古註】各習師法,惑于所見。 又乖也。【前漢·王商傳】誣罔誖大臣節。【師古註】誖,乖也。 又【廣雅】癡也。【玉篇】逆也。 又【集韻】分物切,音弗。又【廣韻】【集韻】蒲昧切【韻會】蒲妹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佩。又【廣韻】【集韻】𠀤補妹切,音背。義𠀤同。 又【集韻】方未切,音沸。惛也。【說文】或作悖。【集韻】或作哱咈愂𢚦。【韻會】通作茀。【韻會小補】又作怫。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