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亡魄失
拼音hún wáng pò shī
含义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出处汉·杨雄《羽猎赋》:“魂亡魄失。”
典故出处
汉·杨雄《羽猎赋》:“魂亡魄失。”
近义词
魂飞魄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魂亡魄失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或者恐惧时,非常惊慌失措,心神不宁,无法保持镇静和冷静应对。
使用场景
- 魂亡魄失常用于形容人在遭遇突发事件、遇到恐怖的场面或者遭遇巨大压力时,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者意外情况的出现,导致精神恍惚,无法冷静应对。
故事起源
- 魂亡魄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在这部古典名著中,宝钗的好友黛玉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和打击,导致她的精神状态非常不稳定,经常出现魂亡魄失的情况。因此,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精神状态。
成语结构
- 魂亡魄失由“魂”、“亡”、“魄”和“失”四个字组成。其中,“魂”指人的精神,“亡”指失去,“魄”指人的灵魂,“失”指丧失。整个成语的结构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都失去了,无法保持冷静和应对困难。
例句
- 1. 面对突发的火灾,他顿时魂亡魄失,不知所措。2. 在考试前,她紧张得魂亡魄失,完全无法集中精力。3. 他听到那个恐怖的故事后,整个人都魂亡魄失了。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魂亡魄失”这个成语与遭遇突发事件或者遇到恐怖的场面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的精神状态,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有许多成语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成语,可以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地发生地震时,大家都魂亡魄失地逃离学校。2.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魂亡魄失,完全无法集中精力。3. 高中生:他听到那个恐怖的故事后,整个人都魂亡魄失了,无法入睡。4. 大学生:面对突发的火灾,她顿时魂亡魄失,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