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认贼作子在词典中的解释
rènzéizuò

认贼作子

拼音rèn zéi zuò zǐ

含义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同“认贼为子”。

出处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典故出处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近义词

  • 认贼为子

英文翻译

  • mistake a villain for a so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同“认贼为子”。
    成语举例:不正其名而言其实,紾戾不通,至于如是,徒使人害于名则已耳!乃至指鹿为马,认贼作子。★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把坏人当作亲人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认贼作子是一个负面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对坏人的纵容和帮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讲述一个人把一个盗贼当作自己的儿子供养,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警示人们不要对坏人心慈手软,要明辨是非,坚持正义。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对坏人纵容和帮助的人,或者形容社会上对不法行为漠视的现象。可以在讨论社会问题、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使用。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善良的村民,他发现了一个被追捕的盗贼,可是出于同情心,他把盗贼当作自己的儿子供养。然而,这个盗贼并没有悔改,反而继续进行犯罪活动。最终,他背叛了村民,抢劫了他的财产,造成了村民的悲剧。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对坏人心慈手软,要明辨是非,坚持正义。

成语结构

  • 认贼作子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认”、“贼”、“作”和“子”组成。

例句

  • 1. 他对那个罪犯太宽容了,简直是认贼作子。2. 这个公司居然聘用了一个以前的竞争对手,简直是认贼作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把一个盗贼当作自己的儿子供养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此外,可以将“认贼作子”与纵容坏人、帮助坏人的意义联系起来,以增强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同学,老师总是对他认贼作子。2. 初中生:我发现我的朋友在考试的时候作弊,我不能认贼作子,应该向老师报告。3. 高中生:社会上很多人为了获得利益,都会认贼作子,这让我感到很失望。

拆字解意

认贼作子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