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兵强马壮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gqiángzhuàng

兵强马壮

拼音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含义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典故出处

  •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近义词

  •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举世无双

反义词

  • 势单力薄、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英文翻译

  • well-trained army with strong soldiers and study horse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成语举例: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军队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强,不能读作“jiànɡ”。
    成语辨形:壮,不能写作“状”。

成语故事

  • 安重荣的父亲是后唐振武巡边指挥使,石敬瑭起兵太原,派副将张颖潜入振武,请安重荣举兵协助。安重荣投奔石敬瑭,由于石敬瑭成为契丹的儿皇帝,安重荣得到吐蕃兵强马壮的支持,自立为王,率军进攻汴京,被晋军所杀。

详细解释

  • 兵指军队,强指强大,马指战马,壮指健壮。兵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武力和战马的体力都非常强大,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和冲击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军队的强大和威武,也可用于形容个人的体力强壮。

故事起源

  • 兵强马壮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战争时期,强大的军队和壮健的战马是战争胜利的关键。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和战马的力量,常用于形容军事力量的强大。

成语结构

  • 典故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这支军队兵强马壮,战无不胜。2. 他身体兵强马壮,非常适合从事体力劳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兵强马壮”与军队的壮大和战马的强壮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史,学习更多关于军队和战马的历史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哥哥练习武术很厉害,他兵强马壮。2. 初中生:这支篮球队的队员个个兵强马壮,打球非常有力气。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军队兵强马壮,保卫国家的能力非常强大。

拆字解意

兵强马壮成语造句

  • 兵强马壮造句(精选66条)

    1、数年之后,待孟德养得兵强马壮,粮草无忧,便可以引军北伐,尽占冀州幽州。2、直到布库里雍顺二十岁时,三姓地方可以说兵强马壮,粮草丰足,附近的村寨惧其威均来投顺。3、当年项羽武功盖世,手下猛将倍出,且麾下兵强马壮,在当时可谓是一手遮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