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
拼音bīng lín chéng xià
含义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典故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近义词
十万火急、燃眉之急
反义词
安如泰山、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英文翻译
The city is besieged by enemy troop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成语举例:若侯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然后拒敌,事已迟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形势十分危险紧要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城,不能读作“cénɡ”。
成语辨形:城,不能写作“成”。
详细解释
- 成语“兵临城下”是由“兵”、“临”、“城下”三个词组成。其中,“兵”指的是军队,“临”表示接近或靠近,“城下”指的是城墙下。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敌军已经逼近城墙下,形势非常危急,比喻危机临头,形势十分紧迫。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处于危急关头,面临巨大压力或困境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工作、学习、竞赛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故事起源
- 兵临城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战争。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叫做邓艾的将领,他曾经带领军队攻打蜀国的国都成都。邓艾的军队围攻了成都城很长时间,城内的粮食和水源都已经耗尽,形势非常危急。最终,邓艾的军队兵临城下,迫使蜀国无法抵挡,最终降服。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兵临城下,压力很大。2. 公司面临财务危机,正处于兵临城下的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兵临城下”与形势紧迫、危机临头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城墙下,敌军已经逼近,情况非常危急,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兵临城下”相似的成语,如“危如累卵”、“水火不容”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兵临城下,压力好大。2. 初中生:比赛的时候,我们队的形势就像是兵临城下,但我们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高考前夕,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兵临城下,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