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
拼音bīng guì shén sù
含义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处《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典故出处
《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近义词
速战速决、事不宜迟
反义词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英文翻译
Speed is precious in wa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成语举例:兵贵神速,今夜分四路去劫大寨,杀得他只轮不返。(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分句,独句;用于军事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速,不能读作“shù”。
成语辨形:兵,不能写作“乓”或“乒”。
成语故事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
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孙康所杀。
详细解释
- 兵贵神速是一个军事性的成语,强调在战争中,行动要迅速,因为速度是取胜的关键。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在其他领域中,做事要迅速、果断。
使用场景
- 兵贵神速可以用于形容军事行动,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领域的行动,如工作、学习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要迅速行动,不拖延。
故事起源
- 兵贵神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写的一本军事著作,强调了战争中行动的迅速性。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兵贵神速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其中“兵”指的是军队,“贵”表示重要,“神速”意为迅速。
例句
- 1. 在比赛中,选手们要时刻牢记兵贵神速的原则。2.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兵贵神速的状态,不拖延任务。3. 学习英语要兵贵神速,每天坚持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兵贵神速”与军队行动迅速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在战场上,军队迅速行动,取得胜利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军事相关的成语,如“以逸待劳”、“胜败乃兵家常事”等,来扩展对军事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兵贵神速”一样,迅速完成作业。2. 初中生:考试时,我们要时刻保持“兵贵神速”的状态,不拖延时间。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努力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