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
拼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含义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典故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近义词
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趋
反义词
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
英文翻译
blindly copying others and making oneself lookfoolis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成语举例: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颦,不能写作“频”。
成语谜面:西施迷
成语故事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详细解释
- 东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美女,她长相平凡,但爱美。她听说潘安是个美男子,于是效仿他的举止、装束,结果却让人觉得更加难看可笑。因此,东施效颦成为形容一个人模仿别人,却效果不好,反而更加难看可笑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模仿别人,但效果不好,反而更加难看可笑的情况。可以用于评价某人的模仿行为不成功或不得体。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难一》。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一个名叫东施的女子模仿潘安的举止和装束,但结果却让人觉得更加难看可笑。
成语结构
- 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东施”、“效”和“颦”。
例句
- 1. 他东施效颦地模仿了明星的穿衣风格,但却被人嘲笑。2. 她东施效颦地学习别人的发型,结果看起来非常滑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东施的模仿行为和效果不好的形象来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模仿相关的成语,如“画虎类犬”、“照猫画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东施效颦地模仿老师的讲课方式,但却被同学们笑话。2. 初中生:她东施效颦地模仿偶像的穿衣风格,但效果并不好。3. 高中生:他东施效颦地学习别人的写作风格,但却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