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动辄得咎在词典中的解释
dòngzhéjiù

动辄得咎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含义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典故出处

  •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近义词

  • 跋前踬后

反义词

  • 八面圆通

英文翻译

  • 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 <be blamed for every mov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成语举例: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辄,不能读作“chē”。
    成语辨形:辄不能写作“辙”。

成语故事

  • 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详细解释

  • 动辄得咎是指行为稍有过失或不慎,就会受到责备或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行为的轻微失误即可能遭受严厉的批评或惩罚,因此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谨慎小心,避免轻率行事。

使用场景

  • 动辄得咎常常用于警示人们不要轻率行事,要谨慎小心,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受到不必要的惩罚。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中,都可以用到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对待事情认真负责,避免犯错。

故事起源

  • 动辄得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下》一章中。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在这一章中说:“动辄得咎,是以君子不为也。”意思是说,稍有过失就会受到责备,所以君子应该避免轻率行事。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种警示人们谨慎行事的常用表达。

成语结构

  • 动辄得咎的结构为“动辄”+“得咎”,其中,“动辄”表示稍有过失,得咎表示受到责备或惩罚。

例句

  • 1. 他动辄得咎,所以在工作中总是小心翼翼。2. 这个公司对工作质量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动辄得咎。3. 学生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动辄得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动辄得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做某件事情时稍有不慎,结果就被老师或上司责备或惩罚的场景,用这个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了解为什么轻微的过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惩罚。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失足成千古恨”、“鸡飞蛋打”等,来扩大自己的成语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动辄得咎,所以他在做作业时总是特别小心。2. 初中生:学校对违纪行为零容忍,稍有不慎就会动辄得咎。3. 高中生:高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学生们不能动辄得咎,要对每一道题目都认真对待。

拆字解意

动辄得咎成语造句

  • 动辄得咎造句(精选30条)

    1、即使动辄得咎,我们也应该明确执行我们的本职工作。2、平时逆来顺受还处处受气,动辄得咎。3、“当此等艰难盘错之际,动辄得咎,当事者本不敢轻言建树,但责任所在,势不能安坐待毙。4、她不堪动辄得咎的婚姻生活,决定离婚以解脱长年的痛苦。5、而在...

  • 动辄得咎造句,动辄得咎的意思(精选12条)

    语义说明形容人处境困难,极易受到责难。使用类别用在「处境艰难」的表述上。例句01、公司的主管专制暴躁,常使部属有动辄得咎的感觉。02、如果你对人的态度客气一点,就不会经常动辄得咎了。03、在专制政府的统治下,人民动辄得咎,毫无自由可言。04...

  • 动辄得咎造句(精选11条)

    1、即使动辄得咎,我们也应该明确执行我们的本职工作。2、她不堪动辄得咎的婚姻生活,决定离婚以解脱长年的痛苦。3、公司的主管专制暴躁,常使部属有动辄得咎的感觉。4、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很广泛,动辄得咎,我们要小心处理。5、美国人都指责他们的外交...

  • 动辄得咎造句(精选30条)

    动辄得咎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近义词:跋前踬后1、她很小就被卖给人家作童养媳,过着动辄得咎的日子。2、迷信的人相信神佛能知过去未来,事实上并没有动辄得咎的神灵。3、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不能使学生感到动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