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
拼音cóng shàn rúliú
含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典故出处
《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近义词
从谏如流、从善若流
反义词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英文翻译
readily to accept good advi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成语举例:“八毛!”他也立刻懂得,将五分钱让去,真是“从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风度。(鲁迅《华盖集续编 马上日记》)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听从别人的意见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流,不能写作“留”。
成语谜面:浪
成语故事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详细解释
- 从善如流是由“从善”和“如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从善意指接受善良的建议,如流意指如同水流一般顺畅。整个成语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毫不犹豫地接受好的建议,并且迅速采取行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他人的建议或意见能够积极地接受并迅速采纳。它可以用在工作场合、学习环境或者日常生活中。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叫做孔融的年轻人,他非常聪明但是性格有些固执。有一天,他去拜访了当时的名士郑玄。郑玄给了孔融一些宝贵的建议,但是孔融却没有接受,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孔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决定从此以后要“从善如流”,接受他人的建议。这个故事成为了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为两个部分:从善和如流。
例句
- 1.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能够从善如流地接受老师的建议。2. 领导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大家都从善如流地接受并开始执行。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这个成语与流水相连想象,表示接受建议就像水流一样顺畅。另外,你还可以将“从善如流”与孔融的故事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见利忘义”、“有眼不识泰山”等,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了我一个改进作文的建议,我从善如流地修改了它。2. 初中生:我班主任提出了一个新的学习方法,我从善如流地尝试了一下,效果很好。3. 高中生:老师给了我一个关于选大学的建议,我从善如流地考虑了一下,决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4. 大学生:导师提出了一个改进研究方向的建议,我从善如流地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更好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