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诸同好
拼音gōng zhū tóng hào
含义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典故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近义词
公诸世人
反义词
秘而不宣、藏之名山
英文翻译
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of the same tast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成语举例:这部有关知青主题的小说,三易其稿,终于出版。著者在一次“插兄”聚会上公诸同好,作为礼物,分送朋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同爱好的人公开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成语辨形:诸,不能写作“诛”。
详细解释
- 公诸同好是指公开宣布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志趣相投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公开展示他们的共同爱好,以此来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使用场景
- 公诸同好常用于表达人们在某个领域或兴趣爱好上的共同点和彼此的理解。它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共同爱好,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体或组织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故事起源
- 公诸同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郎顗传》中。郎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学者,他非常喜欢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经常与其他学者一起讨论和交流。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宣布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以此来加深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后来,人们就用“公诸同好”来形容志同道合的人们公开展示他们的共同兴趣爱好。
成语结构
- 公诸同好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诸”表示公开、宣布,意味着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公开展示;“同好”表示志同道合的人,指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志趣相投的人。
例句
- 1. 他们是同一种爱好的人,公诸同好,经常一起讨论。2. 他们通过公诸同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公诸同好”与“公开展示共同兴趣爱好”联系起来记忆,或者通过与自己的经历或者朋友之间的共同爱好联系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成语,比如“志同道合”、“一见如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是同一个兴趣小组的,公诸同好,一起参加各种活动。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很多喜欢音乐的同学,我们经常公诸同好,一起组织音乐会。3. 高中生:我们是一个志同道合的读书俱乐部,公诸同好,一起讨论文学作品。4. 大学生:我们是同一个社团的成员,公诸同好,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