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相济
拼音biǎo lǐ xiāng jì
含义表里:指内外;济:救助。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
出处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典故出处
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近义词
表里相应
英文翻译
mutual complementa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表里:指内外;济:救助。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
成语举例: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内外互相补充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表里相济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表”、“里”、“相”、“济”四个字组成。其中,“表”指外表,指事物的外在表现;“里”指内在,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特性;“相”指相互,表示相互之间;“济”指扶持、补充。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行为或事物的特点。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工作协调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晋书·范阳贾文申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阳贾文申是晋朝的一位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以宽厚和睿智的品质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有一次,他的儿子犯了罪被判处死刑,但贾文申没有为自己的儿子求情。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疑惑,于是询问他为什么不为自己的亲生儿子求情。贾文申回答说:“我是一个官员,我不能因为是我儿子就放纵他,我要公正地行使我的职责。”这个故事体现了表里相济的精神,即在外在和内在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容易记忆。
例句
- 1. 他的外表冷漠,但实际上他内心温暖善良,表里相济。2. 这个团队成员互相合作,表里相济,最终完成了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表里相济”与“外表和内在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内外兼修”、“内外有别”等,来加深对表里相济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朋友外表看起来很文静,但内心里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他们的表里相济。2. 初中生:这个班级里,同学们互相帮助,表里相济,大家一起进步。3. 高中生:我父亲是一个律师,他在工作中总是能够表里相济,公正地处理每一个案件。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互相配合,表里相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