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柱之信
拼音bào zhù zhī xìn
含义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典故出处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成语举例: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拼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惠淇源《婉约词》六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人守信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抱柱之信源自古代中国民间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叫做杨修的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的心腹。有一次,曹操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追赶,杨修抱住一根柱子,坚定地表示自己不会离开曹操。曹操深受感动,最终逃脱敌军的追击。因此,“抱柱之信”成为了形容人坚定信仰或原则的成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坚守信仰或原则,不动摇的情况。可以用来赞美、表扬或鼓励他人坚定信念。
故事起源
- 抱柱之信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讲述了杨修对曹操的忠诚和坚定信仰。
成语结构
- 抱柱之信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依然抱柱之信,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原则。2. 她的抱柱之信让她在面对诱惑时从不动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抱住柱子的形象与坚守信仰或原则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自己像杨修一样,紧紧抱住柱子,象征着坚守信仰或原则。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更多关于杨修和曹操的历史故事,深入了解抱柱之信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抱柱之信,不会偷看考试的答案。2. 初中生:他在面对困难时,展现了抱柱之信,坚持不放弃。3. 高中生:她的抱柱之信使她成为了班级里的领导者,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4. 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要有抱柱之信,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5. 成年人:他的抱柱之信使他在商业竞争中始终保持诚实和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