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不可假
拼音dí bù kě jiǎ
含义指不可宽容敌人。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
典故出处
《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
反义词
放虎归山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不可宽容敌人。
成语举例:我们切记敌不可假的原则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能轻敌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敌不可假是指敌人不可伪装,不可欺骗。在战争或竞争中,敌人的真实意图和行动往往是隐藏的,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被表象所迷惑。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敌人的警惕和防范,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生活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不轻易相信和接受别人的表面行为。
故事起源
- 敌不可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这本古代小说中。在小说中,刘备为了对抗敌人曹操,密谋了一个计划。他让自己的部下张杰扮演使者,到曹操那里传达假消息。曹操派人去迎接张杰,但是张杰却没有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方式行动,让曹操怀疑了他的真实身份。最终,曹操识破了刘备的计划,敌不可假成为了一个警示人们不可伪装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敌不可假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敌”、“不”、“可”、“假”组成。
例句
- 1. 在商场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敌不可假。2. 他表面上对你很友好,但是你要记住,敌不可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敌不可假”与“敌人不可欺骗”这个词语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另外,你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一个形象的场景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敌人试图伪装成朋友,但是被你警惕地识破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敌不可假”相关的成语,如“敌明我暗”、“明察秋毫”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和典故,深入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戏中遇到了一个敌人,我要时刻保持警惕,敌不可假。2. 初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警惕作弊,敌不可假。3. 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我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表面,敌不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