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cúnmáojiāngān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含义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典故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近义词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英文翻译

  • When the skin has gone, what can the hair adhere to?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举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五卷:“今云欲预九锡之庆,乃甘心促寿愈疾以从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岂不愚惑之甚哉!”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两者的关系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晋国的公子夷吾求秦国帮他登上王位,并答应给五座城池。夷吾成为晋惠公后就违背诺言。后来秦国遇饥荒向晋国借粮,晋惠公也没答应。大臣虢射对晋惠公说:“我们借粮也不能改善关系,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比喻事物的基础不稳固,那么上层的东西也就难以安定。就像人的皮肤是保护身体的第一道屏障,如果皮肤不存在了,那么身体其他部分也就无法得到保护。同样地,如果事物的基础不稳定,那么上层的构建也会受到影响,无法稳定发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基础不牢固,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计划或项目的基础不牢靠,容易失败;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或品质不稳定,容易被外界的困难或诱惑所影响。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昭公是一个国君,他的宠臣晏婴在他面前说:“陛下,您的国家的基础不牢固,如果不加以修补,那么国家的安定也会受到威胁。”昭公听后很生气,就把晏婴赶走了。不久之后,昭公的国家遭到了外敌的入侵,他意识到晏婴的话是对的,但已经为时已晚。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皮之不存”和“毛将安傅”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表示“皮肤不存在”,后半部分表示“毛发无法安顿”。

例句

  • 1. 这个计划的基础不稳固,皮之不存,毛将安傅。2. 他的能力很差,皮之不存,毛将安傅。3. 这个项目的资金缺口很大,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为两部分记忆,首先记住“皮之不存”,表示皮肤不存在,然后记住“毛将安傅”,表示毛发无法安顿。通过这种方式记忆,可以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类似意义的表达,例如“根基不稳”、“基础薄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手术刀没放在手术台上,皮之不存,毛将安傅。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稳定,皮之不存,毛将安傅。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外资,皮之不存,毛将安傅。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公司的管理体系不健全,皮之不存,毛将安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