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披毛索黡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osuǒyǎn

披毛索黡

拼音pī máo suǒ yǎn

含义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典故出处

  • 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近义词

  • 吹毛求疵

英文翻译

  • poke aside the hair trying to discover a mole <pick on something to find fault with>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披毛索黡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披毛”和“索黡”两个词组成。其中,“披毛”意为剥取动物的皮毛,而“索黡”意为牵引牲畜。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剥夺他人的利益,就像剥取动物的皮毛和牵引牲畜一样残忍和不顾牺牲他人的利益。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顾他人利益的人。可以用于批评那些不择手段、不顾伦理道德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平原君虞卿曾经给齐国君主提出了一个计策,帮助齐国取得了胜利。然而,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虞卿不惜残酷地剥夺了百姓的利益,甚至不惜用牲畜牵引农田,导致百姓生活艰难。这个故事中的情节和成语“披毛索黡”相关,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共分为两个词语。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意义,但是结合在一起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含义。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晋升的机会,披毛索黡,不择手段地向上爬。2. 这个公司的老板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披毛索黡地压榨员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披着动物的皮毛,用牲畜牵引着他行动,暗示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了解平原君虞卿的故事背景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为了得到玩具,披毛索黡地哭闹着要父母买给他。初中生:为了考取理想的高中,他披毛索黡地努力学习,不顾周围的诱惑。高中生:为了争取大学录取,他披毛索黡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大学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他披毛索黡地参加各种实习,不惜付出额外的努力。

拆字解意

披毛索黡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