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支西吾
拼音dōng zhī xī wú
含义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典故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近义词
含糊其词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东支西吾一词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东篱乐府·九日谈》一文中的对话,意为东张西望。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在言行举止上犹豫不决,无所作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决策或行动时犹豫不决,迟疑不前,缺乏果断和决断力。适用于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
故事起源
- 东支西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东篱乐府·九日谈》一文中。故事中,有两个人在讨论一个问题,其中一个人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东支西吾,迟迟无法做出决定。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引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决策时犹豫不决。
成语结构
- 东支西吾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东、支、西、吾分别表示东张、支吾、西望、我。
例句
- 1. 他在做决策时总是东支西吾,缺乏果断。2. 面对重要的选择,他总是东支西吾,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东支西吾四个字的发音与其含义进行联想来记忆。比如,将东张与支吾联想为一个人东张西望时犹豫不决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犹豫不决、无所作为相关的成语,如东摇西摆、东奔西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做游戏时总是东支西吾,不知道该怎么玩。2. 初中生:面对选择科目的时候,他总是东支西吾,不确定该选哪门课程。3. 高中生:在考虑大学专业时,他东支西吾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决定。4.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他东支西吾,不确定应该选择哪个公司。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东支西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