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两相称
拼音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
含义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出处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典故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近义词
铢两悉称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成语举例:段、王虽同捧杨翠喜,却并不争风吃醋,这是因为杨翠喜受了养母的教,手腕颇为高明,对两人都是不即不离,若拒若迎,而又铢两相称。★高阳《慈禧全传》第六部九七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铢两是古代中国的计量单位,用来称量贵重的物品,相称则表示两个物品或事物在重量、价值等方面相等。这个成语比喻在评价、比较、权衡时,要公正、公平地对待各方面的利益或实力,不偏袒任何一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公正、公平的判断和评价,也可以用来指责不公平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二十九年》。当时,鲁国有两个官员争夺一座山,一人主张将山分成两半,另一人则主张将山切成铢两相称的两半。最后,国君决定按照铢两相称的原则来划分山地,以表示公正。
成语结构
- 铢两相称的结构是A铢两相称B,其中A和B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人或者概念。
例句
- 1. 在处理纠纷时,法官应该铢两相称,公正地判断。2. 作为领导,要铢两相称地对待每个员工的意见和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铢两相称”与公平、公正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天平上的两个砝码铢两相称,表示公平公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平、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公平无私”、“公而忘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时要铢两相称,不能对某个学生偏心。2. 初中生:在竞赛中,裁判应该铢两相称,不偏袒任何一方。3. 高中生:在评选学生干部时,要铢两相称地考察每个候选人的能力和品德。4. 大学生:在社会公正的建设中,我们应该铢两相称地对待每个人的权益。5. 成年人:在商业交易中,要根据市场价值铢两相称地进行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