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斤拨两
拼音fēn jīn bō liǎng
含义比喻过分计较。同“分斤掰两”。
出处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典故出处
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近义词
分斤掰两、分金掰两
反义词
宽宏大量
英文翻译
pinch and sav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过分计较。同“分斤掰两”。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过分计较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分斤拨两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比喻对待问题或事情时能够辨别轻重缓急,处理得当。它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有分寸,不可过于偏重或偏轻,要能够适时地分辨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用场景
- 分斤拨两常常用于形容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表示能够明辨事物的轻重缓急,做出合理的决策。它可以用来形容领导、管理者在处理工作上的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
故事起源
- 关于分斤拨两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记·曲礼上》。在古代,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常常使用秤来称量物品的重量,以便分辨轻重。分斤拨两的意象正是来源于此。
成语结构
- 分斤拨两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分斤”和“拨两”组成。其中,“分斤”表示分辨轻重,而“拨两”表示做出适当的处理。
例句
- 1. 领导能够分斤拨两,处理问题得当。2.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学会分斤拨两,做出明智的选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帮助记忆成语分斤拨两:1. 将“分斤”与“拨两”分别记忆为两个动作,即分辨轻重和做出适当处理。2. 可以想象使用秤称量物品的场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权衡轻重、处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 学习其他与分斤拨两意义相近的成语,如权衡轻重、斤斤计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分斤拨两,不可以只顾玩而不做作业。2. 初中生:考试前要分斤拨两,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各科目。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分斤拨两,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4. 大学生:找工作时要分斤拨两,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