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救人
拼音cóng jǐng jiù rén
含义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出处《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典故出处
《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反义词
落井下石、打死老虎
英文翻译
risk one's life to save oth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成语举例:那岸上看的人,虽然有救捞之念,只是风水利害,谁肯从井救人。(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冒险救人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蔡国的日子里,孔子给弟子们讲仁,讲见义勇为,发现宰予在课堂上睡觉,叫醒宰予,宰予问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死了是仁和见义勇为,不救是见死不救是不仁。孔子说可以用其他办法救。
详细解释
- 成语“从井救人”是指将掉入井中的人救出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人摆脱困境。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人的善举。例如,在一个紧急情况下,你可以说:“他从井救人,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口深井,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井里,无法自救。正当他绝望的时候,一位善良的过路人发现了他的困境,立即伸出手来将他救了出来。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从井救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从”、“井”和“救人”。其中,“从”表示从某个地方;“井”表示井口;“救人”表示救助他人。
例句
- 1. 他从井救人,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善良。2. 在危急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从井救人。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这个成语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掉进井中,而另一个人及时伸出援手将他救出来的场景,以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从井救人”相关的成语,比如“义不容辞”、“乐善好施”等,它们都传递了帮助他人的善意和义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看到小红摔倒了,他从井救人,帮助小红站起来。2. 小学生:当地震发生时,许多人被困在废墟中,消防员们从井救人,救出了很多人。3. 中学生:在考试前夕,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从井救人,共同度过困难的时刻。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