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查尿溺
拼音wǎ chá niào nì
含义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出处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典故出处
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成语举例:明·徐渭《翠乡梦》第二出:“搅长河一搭里酥酩醍醐,论大环跳不出瓦查尿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东郭子问道家代表人庄周,“道”是什么,到底在什么地方。庄子说道在蚂蚁洞里,东郭子不明白,再问,庄子说道存在于野草、砖瓦、碎石甚至在屎尿里。东郭子说怎么道会越来越卑下,庄子说道就在于那些卑微低贱的地方。
详细解释
- 瓦查尿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瓦片上撒尿”,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像在瓦片上撒尿一样不检点、不合适。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做出不体面、不得体的事情,缺乏自律和道德约束。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没有自我约束和行为不检点的人。你可以在讨论某人的不良行为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其行为的不满和批评。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说法。相传,有一个人在瓦片上撒尿,被人看到后被群众斥责。这个故事被后来的人引用,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瓦查尿溺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瓦表示瓦片,查表示撒,尿表示尿,溺表示不检点。
例句
- 1. 他的行为真是瓦查尿溺,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这个人做事完全没有底线,简直就是瓦查尿溺的典型。
记忆技巧
- 要记住这个成语,你可以联想到撒尿这个行为是不合适的,而在瓦片上撒尿更是极其不合适的。通过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常用的成语,了解其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就像瓦查尿溺,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那个学生的举止太不检点了,简直就是瓦查尿溺。3.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真是瓦查尿溺,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