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形大汉
拼音biāo xíng dà hàn
含义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金奎也选了二十名彪形大汉,教他们十八般武艺。”
典故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金奎也选了二十名彪形大汉,教他们十八般武艺。”
近义词
五大三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
反义词
弱不禁风、质似薄柳、瘦骨伶仃
英文翻译
husky fellow <burly chap>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
成语举例:金奎也选了二十名彪形大汉,教他们十八般武艺。(清 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人凶恶的样子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大,不能读作“dài”。
成语辨形:汉,不能写作“汗”。
详细解释
- 彪形大汉是指身材高大、魁梧健壮的男子。这个成语中的“彪形”指的是虎豹等猛兽的体形,而“大汉”则是指汉族男子。彪形大汉形容一个人的身材高大、强壮有力,常用来形容体格健壮的男子。
使用场景
- 彪形大汉通常用于形容男子的外貌特征,尤其是身材高大、魁梧健壮的男性。可以用来形容运动员、壮汉、武术高手等。也可以用来形容英勇威猛的人。
故事起源
- 彪形大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故事讲述了唐朝时期,一位身材高大、魁梧健壮的汉族男子因为爱上了一个回族女子而变得忧郁憔悴,最终因为感情的挫败而病倒。这个故事中的彪形大汉形象,成为了形容男子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其中“彪形”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体形;“大汉”是名词,指代男子。
例句
- 1. 他是个彪形大汉,力大无穷,非常适合从事体力劳动。2. 这位彪形大汉是一名职业拳击手,他的力量让对手望而却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彪形大汉”这个成语与形象的动作和形象的人物联系起来,比如想象一个身材高大、魁梧健壮的男子在展示他的力量和力气。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身体特征和力量相关的成语,如“力大如牛”、“力不从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彪形大汉的爸爸是个篮球运动员。2. 初中生:他是个彪形大汉,所以他被选为了班级的篮球队长。3. 高中生:这位彪形大汉是个武术高手,他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4. 大学生:他是个彪形大汉,却有着温和的性格,深受同学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