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厚非
拼音wèi kě hòu fēi
含义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出处《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典故出处
《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近义词
无可非议
反义词
一无是处
英文翻译
be not altogether inexcusable <give no cause for much criticis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成语举例:但叶遂宁和梭波里是未可厚非的,他们先后给自己唱了挽歌,他们有真实。(鲁迅《三闲集 在钟楼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不能全面否定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未,不能写作“末”。
成语故事
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用阴谋手段篡夺皇位,建立了新朝;王莽称帝后,任意改变西汉王朝的边境政策,将句叮王亡邯诱骗到郡城处死。益州郡许多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起兵反对朝廷。王莽得知益州地区发生动乱,派一名将军去招募士兵,并向百姓征收重税充作军费,用来进攻句叮。战争持续了将近三年,消耗了不知多少钱财,动乱还是没有平息下来。玉莽见那名将军无法收拾局面,便将他召回京都处死,同时另派一名将军,征调二十万大军进攻句叮。大批粮饷只能依靠沿路州县提供。当地有个名叫冯英的大守认为,这将给本来已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百姓加上新的灾难。为此他拒绝提供,并且向王莽上书,请求停止派兵,结束征战。王莽大怒,立即下诏撤去冯英的官职。但过后又想,这样做会引起当地百姓不满,于是又假惺惺地对身旁的人说:冯英如此做,其实也是不可过分责难他的。就这样,冯英的官职总算保留下来,只是被改调到别处去当太守。
详细解释
- 未可厚非是一个用来评价某种行为或观点的成语,它的意思是虽然这个行为或观点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并不完全不能被认同或接受。它强调在评价一个事物时要全面客观,不能只看到其中的缺点,而忽略了它的优点。
使用场景
- 未可厚非常常用于辩论、评论等场景,用来表示对某种观点或行为的认同,但同时也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它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如会议、讨论、写作等。
故事起源
- 关于未可厚非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思较为明确,可以直接理解。
成语结构
- 未可厚非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未、可、厚、非。将这四个字组合起来,表示某种事物或观点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并不完全不能被认同或接受。
例句
- 1. 他的观点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未可厚非。2. 这个提案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未可厚非。3. 虽然他的行为有些过分,但未可厚非。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意思“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并不完全不能被认同或接受”与其字面意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例句,了解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未可厚非。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有失偏颇”、“有过之而无不及”等,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小明只考了80分,但未可厚非,毕竟他平时努力了。2. 初中生:虽然这本书的结尾有些仓促,但未可厚非,整体还是很精彩的。3. 高中生:虽然他的发言有些偏激,但未可厚非,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