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谔谔
拼音kǎn kǎn è è
含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典故出处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近义词
直言不讳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成语举例:亏得朝中有刚正大臣,如姚崇、宋璟辈侃侃谔谔,不畏强御。(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侃侃谔谔意指说话直率,毫不拐弯抹角。形容人言辞坦率,直截了当,毫不隐瞒。通常用来形容对事物公正、真实地表达意见,不回避问题。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交流或表达观点时非常直率、坦诚,没有任何保留或掩饰。常用于赞美他人的直率、坦诚和真实。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有个叫做申不害的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因为他非常直率坦诚,说话毫不隐瞒,因此深受哀公的赏识。后来有一次,申不害对哀公说:“臣侃侃谔谔,不敢奉辞。”这句话意思是他以直率、坦诚的态度向哀公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隐瞒。这个故事使得“侃侃谔谔”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坦率、直截了当的人。
成语结构
- 成语“侃侃谔谔”由两个形容词组成,其中“侃侃”表示直率、坦诚,而“谔谔”表示毫不隐瞒、直截了当。
例句
- 1. 他侃侃谔谔地告诉了我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 她侃侃谔谔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侃侃谔谔”分解为两个词语进行记忆。例如,将“侃侃”记忆为“坦率”或“直率”,将“谔谔”记忆为“毫不隐瞒”或“直截了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形容直率、坦诚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们谁偷了橡皮,我侃侃谔谔地说是我。2. 初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侃侃谔谔地表达了对学校饮水机水质的担忧。3. 高中生:面对家长的质问,我侃侃谔谔地告诉他们我选择的大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