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成诵
拼音guò mù chéng sòng
含义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
典故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
近义词
过目不忘、一览成诵、一目十行
英文翻译
can remember what one has once rea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举例: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记忆力超众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诵,不能读作“yǒnɡ”。
成语辨形:诵,不能写作“涌”。
成语辨析:“过目不忘”和“过目成诵”都形容记忆力特别强。但“过目不忘”偏重在看过一遍就经久不忘不限于文字;多用于口语;“过目成诵”偏重在看一遍就能背下来;只限于文字;多用于书面语。
成语谜面:念念不忘
详细解释
- 过目成诵是由“过目”和“成诵”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过目”指的是迅速阅读,一目扫过;“成诵”指的是能够完整地背诵出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阅读速度非常快,只需一目扫过,就能够将所看到的内容全部背诵下来。
使用场景
- 过目成诵一般用来形容阅读速度极快的人,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诗词、经典著作等有较高要求的内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能够迅速掌握和记忆学习材料。
故事起源
- 关于过目成诵的具体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形象都比较容易理解,因此在使用中并不需要了解具体的故事背景。
成语结构
- 过目成诵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对于古代诗词非常熟悉,只需过目成诵,就能够背诵出来。2. 她的阅读速度非常快,看一遍之后就能够过目成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过目”与“成诵”两个词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迅速扫过书页,然后能够完整地背诵出来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和诗词,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记忆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过目成诵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了一遍课文,就能够过目成诵。2. 初中生:他对于历史知识非常熟悉,只需过目成诵,就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3. 高中生:她的阅读速度非常快,一本小说只需过目成诵,就能够理解整个故事。4. 大学生:我对于英语词汇很有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够过目成诵大量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