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论定
拼音gài guān lùn dìng
含义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出处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典故出处
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近义词
盖棺定论
反义词
未了公案
英文翻译
A man's merits or demerits can be finally judged only after his deat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举例: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盖棺论定了,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要重新估计。(茹志娟《在果树园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死后谈功过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人们相信一个人在临终前会说出真心话,因此只有在盖好棺材之后才能确定这个人的真实品德和行为。盖棺论定的含义也就是表示要等到事情的最终结果才能做出判断。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某事情没有最终结论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的情况。比如在法律案件中,法官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和信息才能做出判决,就可以使用盖棺论定来形容这个过程。
故事起源
- 关于盖棺论定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真实性和公正性的重视。
成语结构
- 盖棺论定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含义都很明确,没有特殊的构造。
例句
- 1. 在得到更多证据之前,我们不能盖棺论定他是否有罪。2. 你怎么能在事情还没有最终结果之前就盖棺论定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临终前,大家都在等待他的最后的判断,只有在盖好棺材之后才能确定这个人的真实品德和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判断、评估相关的成语,如"一叶障目"、"以貌取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能在考试还没有结束之前盖棺论定自己的成绩。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等到考试结束才能盖棺论定谁是班上的第一名。3. 高中生:在没有足够证据之前,我们不能盖棺论定这个学生是否作弊。4. 大学生:在没有听到双方的陈述之前,我们不能盖棺论定谁对谁错。5. 成年人:在没有了解完整的事实之前,我们不能盖棺论定这个人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