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之务
拼音bù jí zhī wù
含义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典故出处
《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近义词
细枝末节
反义词
当务之急、燃眉之急
英文翻译
a matter of no great urgenc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成语举例:无名之役,不急之务,且宜罢之。(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表示无关紧要的事情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形:急,不能写作“及”。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太子孙和自幼聪敏过人,爱好文学,善于骑射,深受孙权的喜爱。当时一些官僚热衷下围棋,常因谈论下棋而耽误公事,孙和对他们说:“下棋只是消遣娱乐而矣,人应该杜绝那些无益的欲望,舍去那些不急之务。”。
详细解释
- 不急之务是由“不急”和“之务”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不急”表示不紧急,不迫切;“之务”表示事务、事情。整个成语表示不紧急的事情,指的是不重要或无关紧要的事务。
使用场景
- 不急之务常用于形容一些不紧要的事情,强调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要被琐碎的事情所干扰。
故事起源
- 不急之务的故事起源不详。
成语结构
- 不急之务为主谓结构的成语,主体为“之务”,修饰词为“不急”。
例句
- 1.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工作上,不要为一些不急之务分心。2. 这件事情并不紧急,属于不急之务,我们可以稍后再处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急之务”与“不紧要的事情”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无关紧要”、“次要之事”,以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玩游戏是不急之务,我要先完成作业。2. 初中生:和朋友闹矛盾是不急之务,我要先解决学习上的问题。3. 高中生: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只是不急之务,我更关注我的学业和未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