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茅列土
拼音fēn máo liè tǔ
含义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出处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典故出处
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近义词
分茅赐土、分茅锡土、分茅裂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成语举例:此次曹锟大封功臣,分茅列土,产出了三个大巡阅使来。★仲平《三巡阅发表后的吴佩孚》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分封诸侯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分茅列土源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分茅列土,以次宾之。”意思是按照宾主次序,分配茅草和土地。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分配职位或权力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次序进行分配,特别是分配职位或权力的场合。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个国王,他想要分配土地给臣民,但又不想引发争斗和纷争。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公平的方式,即按照宾主次序,给每个人分配茅草和土地。这样,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地位和贡献得到相应的回报,避免了不公和争斗。
成语结构
- 主体+动作+对象
例句
- 1. 在公司晋升时,应该按照分茅列土的原则进行,不应该搞任人唯亲。2. 这个团队的领导非常公正,他总是按照分茅列土的原则来分配任务和资源。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国王在分配土地和茅草给臣民,以此表示公平和按照次序分配的意思。可以将这个场景形象化地想象出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权力、职位和分配相关的成语,如“分庭抗礼”、“分崩离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里分茅列土,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座位。2. 初中生:学校领导在选拔班干部时,应该按照分茅列土的原则来公正评选。3. 高中生:社会上的资源分配不公,需要政府采取分茅列土的措施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应该按照分茅列土的原则来分配任务和责任,以确保公平和效率。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