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登高履危在词典中的解释
dēnggāowēi

登高履危

拼音dēng gāo lǚ wēi

含义比喻诚惶诚恐。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典故出处

  • 《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近义词

  • 诚惶诚恐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诚惶诚恐。
    成语举例:〖示例〗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宋 秦观《雪浪石》诗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登高履危是指在攀登高山的过程中,要面临许多危险和困难,但仍然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追求目标或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精神。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贾谊传》中。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一次上书给汉武帝的信中,使用了“登高履危”的成语,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自己的决心。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

例句

  • 1. 他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登高履危的精神。2.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登高履危的勇气和决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登高履危”与攀登高山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攀登高山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危险,才能达到顶峰。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勇气、决心和追求目标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他勇敢地登高履危,最终取得了好成绩。2. 中学生:在面对高考的压力时,我们要有登高履危的精神,努力攀登成功的巅峰。3.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有登高履危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拆字解意

登高履危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