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临危不顾在词典中的解释
línwēi

临危不顾

拼音lín wēi bù gù

含义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典故出处

  •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近义词

  • 临危不惧、临难不顾

反义词

  • 临阵脱逃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举例:《周书·赵善传论》:“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魏国派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联合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大将姜维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复蜀国,鼓动钟会杀掉邓艾,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部将夏侯和、羊琇、朱抚三人临危不顾,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

详细解释

  • 临危不顾是形容一个人在遇到危险或困难时,毫不顾忌自身的安危,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的勇敢和无畏精神。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那些在危机或困难时表现出勇敢和决断力的人。比如,一个人在火灾中不顾自身安危救人,就可以说他临危不顾。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陈胜的英雄人物。陈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他带领农民起义反抗暴政。在起义的过程中,陈胜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和压力,但他毫不犹豫地坚持到底,最终成功推翻了暴政。因此,人们用“临危不顾”来形容他的英勇行为。

成语结构

  • 临危不顾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含义分别是:临、危、不、顾。

例句

  • 1. 在地震中,他临危不顾地冲进了废墟救人。2. 在战争中,勇士们临危不顾,英勇作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时,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勇往直前,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勇敢和无畏精神相关的成语,比如“舍生取义”、“不怕牺牲”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时的勇敢表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临危不顾地冲进了河里救小狗。初中生:在考试前夕,他临危不顾地加班到深夜复习。高中生:在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临危不顾,奋战在抗疫一线。

拆字解意

临危不顾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