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螳臂扼辙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gèzhé

螳臂扼辙

拼音táng bì è zhé

含义螳臂:螳螂的前腿;扼:控制;辙:行车的方向。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典故出处

  •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近义词

  • 螳臂当辙、螳臂当车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螳臂:螳螂的前腿;扼:控制;辙:行车的方向。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螳臂扼辙是一个由螳螂和阻止车辙的意象组成的成语。螳螂是一种体型小但勇敢的昆虫,而车辙是车轮留下的深痕。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小小的力量试图阻止强大的力量前进,类似于螳螂试图阻止车辙的行动。这个成语形容力量微弱,企图阻止强大的力量或事物的行动,往往表示不现实或无效的举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力量微弱,却试图阻止强大力量或事物的人或行为。比如,一个普通人想要阻止政府的决策,就可以说他是螳臂扼辙。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自不量力,不要无谓地去阻挠别人的行动。

故事起源

  • 螳臂扼辙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背景是秦朝灭亡后,项羽成为了霸业之主,但他的统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有一天,项羽率军出征,途中经过一处山谷,遇到了一位叫螳螂的老人。螳螂上前拦住项羽,想要阻止他前进。项羽见螳螂体型微小,嘲笑他:“你这小小的螳螂,想要阻挡我的军队?”螳螂却坚定地说:“我虽然力量微弱,但我要阻止你们军队前进。”项羽听后大怒,挥刀砍向螳螂,结果螳螂迅速闪避,避开了刀锋。项羽惊讶地说:“你这小小的螳螂,竟然能够避开我的刀?”螳螂回答:“我虽然力量微弱,但我有灵活的身手。”项羽听后深思,认为螳螂的勇敢和机智值得尊敬,于是放过了他。后来,螳臂扼辙成为了一个形容力量薄弱,却勇敢阻止强大力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螳臂扼辙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螳臂”表示螳螂的臂膀,也可以理解为比喻力量微弱的人或事物;“扼辙”表示阻止车辙,也可以理解为比喻阻止强大力量的行动。

例句

  • 1.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学生,却试图螳臂扼辙,阻止政府的决策。2. 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不能螳臂扼辙,应该寻求合适的方式来应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螳螂和车辙的形象结合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螳螂勇敢地站在车辙前,试图阻止车辙前进的场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力量对比和阻止行动相关的成语,例如“以卵击石”、“杯弓蛇影”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虽然力量微弱,但他仍然勇敢地螳臂扼辙,阻止了几个同学欺负弱小的同学。2. 初中生:尽管我们班级只有几个人反对,但他们还是试图螳臂扼辙,阻止了学校取消体育课的决定。3. 高中生: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微弱,但他仍然坚持螳臂扼辙,试图阻止公司的不公平决策。4. 大学生:尽管我们的声音微小,但我们要勇敢地螳臂扼辙,阻止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

拆字解意

螳臂扼辙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