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鳞甲
拼音xiōng zhōng lín jiǎ
含义比喻存心险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典故出处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近义词
胸有鳞甲
英文翻译
with a chest full of scales and shell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存心险恶。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胸中鳞甲是由“胸中”和“鳞甲”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胸中指的是人的内心,鳞甲是指鱼类身上的硬鳞。胸中鳞甲比喻人内心坚定,不受外界干扰和打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都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质和意志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不被外界因素动摇。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强烈的信念和坚定的目标。
故事起源
- 胸中鳞甲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告子上》。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曾经说过:“胸中有丘壑,不与亿万人争。”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内心应该有像山丘和深谷一样的坚定信念,不与其他人争斗。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胸中鳞甲”。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胸中鳞甲,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2. 她胸中鳞甲,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胸中鳞甲”与坚定信念和意志力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内心像一副坚固的鳞甲一样,保护着他的信念和目标。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孟子的哲学思想和他的其他名言。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坚定不移”、“信心百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胸中鳞甲,勇敢地面对考试。2. 初中生:他胸中鳞甲,不受同学的嘲笑影响,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3. 高中生:她胸中鳞甲,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我要胸中鳞甲,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5. 成年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胸中鳞甲,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