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拼音tíng tíng yù lì
含义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典故出处
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近义词
袅袅婷婷、风仪玉立
反义词
其貌不扬
英文翻译
tall and straigh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成语举例:花型小,比起亭亭玉立的荷花远逊。(郭沫若《百花齐放 睡莲》)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亭,不能写作“停”。
成语故事
北齐时期,武成帝高湛惨无人道,杀害自己的侄儿高百年,与哥哥高洋的妻子李氏淫乱,经常沉溺于酒色,身体日渐消瘦,极度虚弱,经常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站在眼前。太医徐之才给他开药治病,不久果然病愈。后他又更加淫乱而死。
详细解释
- 亭亭玉立是由“亭亭”和“玉立”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亭亭形容人或物形态美好、挺拔,玉立形容人的身材修长、挺拔。亭亭玉立合在一起,形容女子身材高挑、美丽端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身材高挑、美丽端庄,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外形美丽挺拔。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主父偃是赵国的一位大臣,他有一个女儿名叫主父夫人,她非常美丽。有一天,主父夫人站在庭院中,正好被主父偃看见了。主父偃看到女儿高挑的身材和美丽的容貌,不禁感叹:“女儿亭亭玉立啊!”后来,这个形容女子身材美丽的词语就流传了下来。
成语结构
- 亭亭玉立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亭亭和玉立。
例句
- 1. 她身材亭亭玉立,走起路来非常优雅。2. 这座建筑设计独特,外形亭亭玉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身材高挑、美丽端庄的女子站在亭子旁边,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美丽、姿态相关的成语,如“秀色可餐”、“风华绝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亭亭玉立的身材让我很羡慕。2. 初中生:她亭亭玉立的身姿吸引了很多人的注目。3. 高中生:她亭亭玉立的身材让她成为了校园里的风景线。4. 大学生:她亭亭玉立的身姿和她优雅的举止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