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不贷
拼音yán chéng bù dài
含义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典故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近义词
惩前毖后、绳之以法、杀一儆百
反义词
放任自流、姑息养奸、包庇纵容
英文翻译
punish sb. severely without mer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成语举例: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不法分子,一定要严惩不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罪犯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惩,不能读作“chěnɡ”。
成语辨形:贷,不能写作“货”或“代”。
详细解释
- 严惩不贷表示对犯罪或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绝不宽容。这个成语强调了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决打击,以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法庭、政府会议等,用来表达对犯罪行为的严肃态度和决心。
故事起源
-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故事,孔子曾经谈到了严惩不贷的重要性。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尊重法律、遵守规章制度,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也无法取得他人的认同。
成语结构
- 严惩不贷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严惩”和副词“不贷”组成。
例句
- 1. 法律对于犯罪行为必须严惩不贷。2. 作为一名法官,他总是严惩不贷,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严惩不贷”与“严格审判,决不宽容”的意思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法律、正义相关的成语,如“法网恢恢”、“明察秋毫”等,以扩展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犯法的人应该受到严惩不贷。2. 初中生:社会需要严惩不贷的法律制度来维护公平和正义。3. 高中生:只有对犯罪行为严惩不贷,才能建立一个安全和有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