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策名委质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wěizhì

策名委质

拼音cè míng wěi zhì

含义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典故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近义词

  • 策名就列

反义词

  • 挂冠而去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成语举例:〖示例〗遂乃弹冠筮仕,策名委质。 ★唐 杨炯《薛振行状》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做官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策,计策;名,主张;委,托付;质,责任。策名委质的意思是指将自己的计策、主张交给他人执行,并由他人承担责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将自己的主张、计划或任务委托给他人,由他人负责执行和承担责任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闵公三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公元前651年,齐国国君闵公有一个重要的决策,他找到智勇过人的相国子皮请他出谋划策。子皮给闵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计策,并主张让他人去执行。闵公接受了子皮的建议,将计策交给他人执行,并承担起责任。这个故事成为了“策名委质”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形式为“名委质策”。

例句

  • 1. 他总是善于策划,但却喜欢将策略交给他人执行,真是一个策名委质的人。2. 在公司的重要决策中,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策名委质的领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策名委质”拆分成“策名”和“委质”两个部分进行记忆。策名指的是提出计策或主张,委质指的是将责任委托给他人。想象一个人在提出计策后,将责任交给他人去执行,就可以联想到“策名委质”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推己及人”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将责任交给他人或帮助他人成长的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作业布置得很难,然后策名委质让我们自己完成。2. 初中生:班长在班会上提出了一个活动方案,然后策名委质让我们一起来组织。3. 高中生: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老师策名委质给我们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我们自己决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拆字解意

策名委质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