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莽灭裂
拼音lǔ mǎng miè liè
含义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典故出处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近义词
卤莽灭裂
英文翻译
be rash and careless <as gruff as a bea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成语举例:惟时文之义理格律乃能入细,凡文之不从时文出者,尽鲁莽灭裂耳。(严复《道学外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草率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鲁莽指的是行事冒失、轻率,缺乏考虑和谨慎;灭裂指的是摧毁、破裂。鲁莽灭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行动中缺乏思考和计划,结果导致失败或灾难。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经思考、盲目行动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重要决策或行动中没有慎重考虑,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故事起源
- 鲁莽灭裂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故事中,范睢和蔡泽是春秋时期的两位智士。一次,范睢和蔡泽一起去拜访吴国的太子。途中,蔡泽看到一只狐狸,认为这是个不祥的兆头,建议改变行程。但范睢却认为这只是一只普通的狐狸,并且嘲笑蔡泽的迷信,坚持按原计划前进。结果,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场暴风雨,行程被迫中断,而太子也因此对他们的智慧产生了怀疑。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鲁莽”和“灭裂”。其中,“鲁莽”作为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灭裂”作为动词短语,表示摧毁、破裂的意思。
例句
- 1. 他对这个项目没有充分调研,结果鲁莽灭裂地投入了大量资金,最后一无所获。2. 这个决策太鲁莽灭裂了,没有考虑到后果会有多严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鲁莽灭裂”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鲁莽”的意思是冒失、轻率;然后,记住“灭裂”的意思是摧毁、破裂。通过将两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行事冒失、缺乏考虑,导致失败或灾难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鲁莽灭裂类似的成语,如鲁莽从事、鲁莽不及、鲁莽速决等。这些成语都有着类似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鲁莽灭裂地冲进了河里,结果差点被淹没。2. 初中生:在考试前没有充分准备,鲁莽灭裂地答题,导致成绩很差。3. 高中生: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计划,鲁莽灭裂地做出了重要决策,结果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