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秦镜高悬在词典中的解释
qínjìnggāoxuán

秦镜高悬

拼音qín jìng gāo xuán

含义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典故出处

  •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近义词

  • 明镜高悬

英文翻译

  • Nothing escapes the discerning eyes of the presiding judg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成语举例: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5回:“望大人的秦镜高悬。杀人之事,休要屈赖我佛门弟子。”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故事

  • 传说秦朝咸阳宫中有一面神奇的镜子,他宽四尺,高五尺,正反两面都能照人,人在镜前镜中影子是倒立的,用手按住胸口照镜可以显示五脏六腑,可以看出人体内的病灶,还能看出那些心术不正的人,秦始皇经常用该镜对付身边的人。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的“秦镜”指的是古代秦朝的官方镜子,被用来检查官员的仪容仪表。而“高悬”则表示镜子被悬挂得很高,使得被监视的对象无法掌握自己的形象。因此,“秦镜高悬”比喻人或事物受到严格的监视、审查,无法逃避。

使用场景

  • 在现代社会中,“秦镜高悬”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受到严格的监管或审查,比如政府机构对公务员的管理,或者公司对员工的监督。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事物受到严格的限制或约束。

故事起源

  • 成语“秦镜高悬”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严苛的时期,国家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对官员的仪容仪表也有相应的规定。为了确保官员们的形象符合要求,秦朝政府特意准备了官方的镜子,即“秦镜”,并将其高高悬挂起来,以便随时检查。因此,“秦镜高悬”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绘了秦朝时期官员受到严格监视的情景。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秦”、“镜”、“高”和“悬”。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的一举一动都被领导秦镜高悬,所以非常小心。2. 这个政府对公务员的管理非常严格,可以说是秦镜高悬。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秦镜高悬”与秦朝时期的严格法律制度和官方镜子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秦朝官员受到严格监视的情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监视、审查相关的成语,如“目无法纪”、“目不识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要求很严格,就像秦镜高悬一样。2. 初中生:在学校里,我们的行为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监管,就像秦镜高悬一样。3. 高中生:高考前,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备受关注,就像秦镜高悬一样。4. 大学生:在大学里,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否则就会像秦镜高悬一样受到处罚。

拆字解意

秦镜高悬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