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丝半粟
拼音cùn sī bàn sù
含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
典故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
近义词
一丝一毫
英文翻译
an inch of silk and half a grain of ice--a little bi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举例: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寸、丝、半、粟都是表示极小的单位,寸为长度单位,丝为丝线,半为一半,粟为小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东西或数量。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事物非常微小,或者某个人的能力、贡献等微不足道。
故事起源
- 《史记·公孙丑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孙丑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将,他有一个部下叫鲍叔牙,鲍叔牙是一个非常勇猛的战士,但是他身材矮小。有一次,公孙丑对鲍叔牙说:“你身材虽小,但是你的能力却不容小觑,就像一根丝线可以拉动一辆重车一样。”后来,人们就用“寸丝半粟”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东西或数量。
成语结构
- 四个单字组成的词语。
例句
- 1. 他的贡献只是寸丝半粟,不值一提。2.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只是寸丝半粟,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寸丝半粟的四个字分别与“长度单位”、“丝线”、“一半”、“小米”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沧海一粟”、“九牛一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只有寸丝半粟的力量,但是我会努力学习。2. 初中生:他的成绩只有寸丝半粟的提高,还需要更多的努力。3. 高中生: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只是寸丝半粟,我可以迅速解决。4. 大学生:他的贡献虽然只有寸丝半粟,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5. 成年人:这个项目的利润只有寸丝半粟,不值得我们继续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