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鸣雁直木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yànzhí

鸣雁直木

拼音míng yàn zhí mù

含义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出处《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典故出处

  • 《梁书·袁昂传》:“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贤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鸣雁直木是由鸣雁、直和木组成的成语。鸣雁指的是雁鸣,直指的是直立,木指的是树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雁鸣时直立在树木上,表示直言不讳,毫不隐瞒。它形象地描绘了直言不讳的态度。

使用场景

  • 鸣雁直木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率,毫不隐瞒。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赞赏或者批评。在工作场合,当你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直率。

故事起源

  • 据说,鸣雁直木的典故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当时,晋国有位名叫郑庄公的大夫,他因为直言劝谏而被赶出了晋国。郑庄公后来被流放到了齐国,他在齐国时,仍然坚持直言不讳的态度。有一天,他在齐国的宴会上听到了雁鸣的声音,他立刻指着树木说:“鸣雁直木,见诸斯言。”他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直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成语结构

  • 鸣雁直木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个鸣雁直木的人,总是毫不隐瞒地说出自己的观点。2. 我喜欢他的直率,他总是像鸣雁直木一样,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雁飞过树木,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表示直言不讳,毫不隐瞒。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抒胸臆”等,进一步扩展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小明,你觉得这个故事好不好?”小明回答:“好,因为里面的人鸣雁直木,说话很真实。”2. 初中生:班长对同学们说:“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都可以鸣雁直木,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在演讲中说:“我们要像鸣雁直木一样,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为同学们争取更好的权益。”

拆字解意

鸣雁直木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