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癸之呼
拼音gēng guǐ zhī hū
含义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出处《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典故出处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近义词
呼庚呼癸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成语举例:唐·柳宗元《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储偫委积,师旅无庚癸之呼。”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向人告贷求助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大家不好直说,只好用隐语代替。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高梁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庚癸乎!’我们就知道了。”。
详细解释
- 庚癸分别是天干和地支中的两个极端,庚为天干中最阳的一位,癸为地支中最阴的一位。庚癸之呼形容天地之间的变化异常剧烈,如风雨雷电等极端天气。此成语也可用于形容人的言行极其激烈。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自然灾害或人的极端行为。也可用于形容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异常剧烈。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在位,庚癸之年齐国遭遇了连年的旱灾和水灾,百姓生活困苦。襄公非常担心国家的命运,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周朝祭祀神灵,希望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在祭祀的过程中,突然天空出现了黑云,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形势非常危急。正当众人惊恐之际,一位智者高声呼喊:“庚癸之呼!”意在呼唤庚癸之力,以平息天地之变。奇迹出现了,天空逐渐放晴,风雨渐渐停歇。这个故事中的庚癸之呼逐渐演变成了成语,用来形容极端剧烈的现象。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庚癸”、“之呼”两部分组成。
例句
- 1. 这场暴风雨来得真是庚癸之呼,把我们吓了一跳。2. 这个人的脾气真是庚癸之呼,一点都不好相处。3. 这次地震的破坏力真是庚癸之呼,让人损失惨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庚癸之呼”与极端天气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风雨雷电交加的画面,以帮助记忆该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农历的知识,了解天干地支的含义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的暴雨真是庚癸之呼,我都没带雨伞。2. 初中生:这个人的脾气真是庚癸之呼,小心惹到他。3. 高中生:这次地震的破坏力真是庚癸之呼,希望受灾地区能够尽快恢复。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